吉林截瘫男子赵某,因伙同他人实施抢劫、故意杀人(未遂),于2009年1月15日进入四平监狱服刑。2011年6月,在狱中被检出HIV抗体为“阳性”。随后,赵某及其家属认为监狱方存在管理问题,导致其感染HIV,遂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认识到了这一差异。为了提高男性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参与度,UNAIDS携手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妇女署等合作伙伴,共同提出了一项新的行动框架。该框架为由国家主导的行动提供了基础,以实现2021-2026全球艾滋病战略计划:终结不平等,终结艾滋病。
12月9日,奥扎金在班吉体育场举行了主题曲的发布仪式。同时,他也被任命为零歧视平台的发言人。中非共和国卫生与人口部长皮埃尔·索姆(Pierre Somsé)表示:“我们必须共同对歧视与污名化采取行动。歧视会杀人,它加剧了疾病的流行,令事态更加严重。”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全球主题是“End inequalities. End AIDS. End pandemics. ”(中文直译:终结不平等,终结艾滋病,终结大流行。)
政治宣言的通过将意味着,联合国各成员国对艾滋病防治做出承诺,并要为之付出行动,以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目标。投票过程波澜不惊,个别国家对宣言中的个别条款提出异议,但是支持者寥寥,大会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通过了政治宣言,可谓众望所归。
日内瓦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理事会(PCB)一致通过《2021-2026年全球艾滋病战略》,以使每个国家和每个社区都共同向 “2030年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威胁” 的目标前进。2021年3月24日、25日由纳米比亚主持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理事会特别会议上通过了该战略。
3月25日,伦敦市长萨迪克 · 汗(Sadiq Khan)宣布伦敦将成为2030年前首个终结HIV传播的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萨迪克提出系列方案,包括增加科普教育和优化HIV检测制度,他还重点提到去污名化的重要性,希望人们可以更加开放地谈论HIV相关的话题。
2021年1月4日,上海市闵行区宣判了一起婚姻撤销案件,受人关注的焦点在于,它是第一例适用于民法典当中撤销婚姻的条款,同时,案件当中的被告人江某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据英国公共卫生署(PHE)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英国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的诊断率创历史新高,其中98%的感染者都是男同性恋和男双性恋者。
全球首例艾滋病治愈患者蒂莫西·雷·布朗29日因癌症复发在加州去世,终年54岁。布朗出生于1966年3月11日,他于1995年被诊断出艾滋病,2006年确诊白血病。随后,他在柏林接受了携带CCR5基因的骨髓移植,并在2008年第二次移植手术时彻底治愈了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