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美国强生制药公司宣布终止名为Mosaico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此前在北美、拉美和欧洲被用于测试一种对抗艾滋病毒的“研究性疫苗方案”。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8月30日宣布,将会为即将举行同性恋活动的路易斯安那州、佐治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提供额外的猴痘疫苗。白宫猴痘应对小组也针对有接种障碍的高风险感染人群,展开了小规模社区疫苗接种活动,以防止猴痘疫情进一步的蔓延。
本周一(12月20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商品名为Apretude(cabotegravir,卡博特格拉韦缓释注射液)的药品上市,它是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用于减少性行为传播HIV风险暴露前预防(PrEP)的长效注射剂。
11月18日,全球专业艾滋病毒研究公司ViiV Healthcare宣布,开发的注射液疗法将在英国正式上市,仅需每两个月注射一次即可,不用再每日定时服药,据统计符合注射条件的感染者约为13000人。
日本国立生物医学创新、健康与营养研究所专家团队成功在食蟹猴身上开展了艾滋病疫苗试验。这些猴子在接种疫苗后感染了HIV病毒,但在随后的测试中并未检测出病毒。报道称,在这之后,专家团队给猴子注入了成熟的HIV病毒,受试的7只猴子中有6只未生病,检测时也未发现病毒。
2021年9月24日,由Moderna主导研发的新型艾滋病疫苗在美国迈阿密投入人体实验。这次实验之所以受人关注,除了其能效接近临床应用以外,还在于它使用了在本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评选上最热门的技术——mRNA。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8月19日美国莫德纳公司正式启动了使用mRNA技术的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一期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主要有3个目标:首先,测试疫苗是否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其次,测试疫苗是否有助于启动针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应答;最后,为后续试验确定最佳剂量。
新的方案来自美国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California)的研究者,研究人员利用现有技术巧妙设计了一种载体——经过改造的无害腺相关病毒的DNA片段。
据《医学快报》在线版近日消息,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协会(IAVI)和Scripps研究所当地时间3日宣布,一种新型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已产生了很有希望的结果——在接种疫苗的参与者中,有97%发现了有针对性的免疫反应。
近日英国政府公布了优先接种新冠疫苗的顺序,将HIV携带者和其他"高危人群中18至65岁的成年人"并列为第六组,并建议HIV携带者尽快注射新冠疫苗。高危成年人包括正在接受化疗和放疗的人,以及患有严重哮喘、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的人。